首页 > 最新动态 > 8篇腐植酸丹参种植文献研究成果献给您
最新动态
8篇腐植酸丹参种植文献研究成果献给您
2025-02-146

8篇腐植酸丹参种植文献研究成果献给您

丹参作为我国传统中草药,在中医药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25年1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GB/T 45206-2025《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 丹参》国家标准,该标准定于2025年8月1日正式实施。此标准的颁布,将有力推动丹参种植产业朝着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研究表明,腐植酸、腐植酸肥料对丹参种子萌发、植株生长、逆境调控、品质和产量提升有显著影响。现分享8篇腐植酸在丹参种植中应用文献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化腐植酸在丹参规范化种植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1、刘瑞浩研究了腐植酸肥、微生物菌肥和土壤调理剂对连作丹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肥、微生物菌肥和土壤调理剂单施或配施均能提高土壤肥力,单施处理中以腐植酸肥效果最佳,各配施处理均大于单施处理,配施处理中以腐植酸肥+防线命根宝+土壤调理剂效果最佳,腐植酸肥+防线命根宝+土壤调理剂较CK处理pH提高了10.93%,改善了土壤微环境,收获时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较CK分别提高了37.40%、28.40%、26.12%、29.76%。[来源: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
2、王凤娇等采用盆栽试验,以鲁丹参2号为材料,研究了腐植酸与微生物菌剂对丹参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碱活化腐植酸、微生物菌剂均能促进丹参幼苗生长,碱活化腐植酸+微生物菌剂配施效果更好。丹参幼苗生长期内,碱活化腐植酸+微生物菌剂配施与常规施肥对照相比,丹参壮苗指数、地上部干物质量、地下部干物质量、干物质总量、根冠比分别提高250.94%、59.67%、240.0%、80.88%和107.69%,差异显著;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分别提高41.48%、27.83%和69.19%,差异显著;根系活力、植株地上部氮磷钾含量分别提高129.70%、186.33%、147.62%和156.95%,差异显著。综之,腐植酸、碱活化腐植酸、微生物菌剂单施或配施均能有利于促进丹参幼苗的生长,有效提高丹参的生物量、光合特性以及养分吸收,且以碱活化腐植酸9000kg/hm2+微生物菌剂4500kg/hm2效果最佳。[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21,53(11):70~74]
3、王凤娇等采用盆栽法,以鲁丹参2号为材料,研究了腐植酸与枯草芽孢杆菌和过氧化钙对丹参连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腐植酸、枯草芽孢杆菌和过氧化钙提高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及有机质含量,在丹参苗生长后期,土壤有效氮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各单施处理。腐植酸、枯草芽孢杆菌和过氧化钙单施或配施均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各配施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各单施处理。因此本试验条件下,腐植酸0.49g/kg土+枯草芽孢杆菌0.014g/kg土+过氧化钙0.1g/kg土(T7)配施对改善丹参连作土壤生物学特性效果最佳。[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21,53(10):85~90]
4、段佳丽等放线菌Act12与腐植酸钾配施对丹参生长及其根域微生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丹参根表土壤中,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B/A值较对照降低78.4%,A/F值较对照增加95.0%。在丹参根系内,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细菌数量较对照增加195.0%,未检测到真菌和放线菌存在。生防放线菌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后能明显促进丹参生长,提高丹参产量及抗病虫能力,调节丹参根域微生态平衡。[来源:《生态学报》,2015,35(6):1807~1819]
5、程赵惠等研究了腐植酸钠及高岭土处理对丹参抗旱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利用5g/L腐植酸钠溶液对丹参种子进行浸种能够显著提高其萌发率;喷施1g/L腐植酸钠可明显使丹参幼苗气孔收缩,从而降低蒸腾速率,使丹参幼苗抗旱性得到显著提高。60g/L高岭土悬浮液的叶面喷施可增强丹参幼苗对强光的反射,降低叶片的蒸腾速率,从而减弱丹参叶片由于强光照射造成的水分丢失。生理检测表明,5g/L腐植酸钠溶液的喷施可明显提高丹参幼苗的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这可能是丹参抗旱能力得到提高的原因之一。[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8(6):628~632]
6、马继红等利用盆栽试验,比较了腐植酸不同用量下丹参干物质积累、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适宜腐植酸用量能够促进丹参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增加根/冠比,提高丹参产量。腐植酸施用增加了土壤容重,过高的土壤容重不利于丹参生产,1.262~1.265g/cm3的土壤容重有利于丹参生长。腐植酸适量施用增加了丹参根与地上部的氮、磷养分含量,但降低了钾素含量,而大用量具有提高钾含量的趋势;适量的腐植酸施用能够提高丹参对氮、磷素的利用率而降低了钾素利用率,但较大用量则降低了氮、磷、钾素利用率。[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 :63~67]
7、郭亚勤研究了有机肥料对栽培丹参的生长和丹参酮类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来源、不同浓度的腐植酸对丹参生长及三种丹参酮的积累表现出不同的作用:随着腐植酸浓度的增加,乌栅土提取的腐植酸处理的丹参根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总量及三种丹参酮总量降低,而马肝土提取的腐植酸处理的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总量及三种丹参酮总量则增加。总体来说,在本实验条件下,乌栅土腐植酸的中水平(80mg/L)、低水平(40mg/L)处理及所有的马肝土腐植酸处理均表现出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马肝土腐植酸高水平处理(160mg/L)和乌栅土腐植酸低水平处理(40mg/L)对丹参根中脂溶性成分累积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其中马肝土腐植酸中水平处理(80mg/L)的隐丹参酮总量最高;而马肝土腐植酸高水平处理(160mg/L)最利于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累积。[来源: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8、何国军等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腐植酸对丹参生长的促进作用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20ppm~80ppm腐植酸促进了丹参根干物质的积累,80ppm时达到了最大,丹参根重比对照增加了49%,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提高根系活力,增加根系吸收能力,促进谷氨酸合成酶的活性、提高氮同化的效率,促进丹参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酯酶以及改变体内酸性和中性磷酸酯酶的活性,以充分利用体内的磷而适应低磷环境。[来源:《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1):42~44]

(中腐协腐植酸医药专委会秘书处  供稿)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