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16 项国家水生标准,充分发挥腐植酸水分子生态“保鲜”功能
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基本数据集 第1部分:总纲》等16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这些标准的发布,旨在从源头上加强数据管理,为信息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共享以及大数据应用筑牢根基,对提升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水平意义重大。
在水体生态保护领域,腐植酸有着独特的价值,被誉为水体的“白细胞”。在低浓度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腐植酸能发挥关键的生态保护功能。它可以通过沉降作用,与水体中的无机、有机以及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结合,降低污染物浓度,使水质得到澄清。天然水中的腐植酸呈有机胶体状态,拥有较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能,能够吸附各种阳离子或阴离子化合物,对无机污染物的净化与转移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腐植酸显著的pH缓冲作用,能让受污染水体的pH波动保持在较小范围,在弱酸环境中,更有利于清除重金属污染。
不过,腐植酸在水体中的作用效果,高度依赖于诸如pH值、共存物质、光照等环境参数。当环境条件不适宜时,其功能的发挥可能会受到限制,甚至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对于从事腐植酸水体净化产品的企事业单位而言,应充分认识并发挥腐植酸在水体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深入研究腐植酸-污染物- 微生物三元互作机制,这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腐植酸在水体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原理,挖掘其最大潜力。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智能响应型改性材料,通过对腐植酸进行改性,使其能够根据不同的水体环境条件,实现“趋利避害”的精准调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水体生态保护事业。
附:16项标准名称、编号
1.《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基本数据集 第1部分:总纲》(HJ 1410.1—2025)
2.《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基本数据集 第2部分:刺胞动物门》(HJ 1410.2—2025)
3.《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基本数据集 第3部分:扁形动物门》(HJ 1410.3—2025)
4.《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基本数据集 第4部分:纽形动物门》(HJ 1410.4—2025)
5.《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基本数据集 第5部分:线虫动物门》(HJ 1410.5—2025)
6.《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基本数据集 第6部分:轮虫动物门》(HJ 1410.6—2025)
7.?《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基本数据集 第7部分:环节动物门》(HJ 1410.7—2025)
8.《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基本数据集 第8部分:螠虫动物门》(HJ 1410.8—2025)
9.《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基本数据集 第9部分:星虫动物门》(HJ 1410.9—2025)
10.《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基本数据集 第10部分:软体动物门》(HJ 1410.10—2025)
11.《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基本数据集 第11部分:节肢动物门》(HJ 1410.11—2025)
12.《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基本数据集 第12部分:棘皮动物门》(HJ 1410.12—2025)
13.?《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基本数据集 第13部分:脊索动物门》(HJ 1410.13—2025)
14.《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基本数据集 第14部分:浮游藻类》(HJ 1410.14—2025)
15.《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基本数据集 第15部分:大型藻类》(HJ 1410.15—2025)
16.《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基本数据集 第16部分:水生维管束植物》(HJ 1410.16—2025)
(中腐协秘书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