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科技前沿
工业制造
商业贸易
IT通信
互联网
生物医药
金融保险
企业服务
医疗保健
消费电商
文化娱乐
先进制造
交通物流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零售批发
房地产
建筑建材
贸易进出口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60篇腐植酸肥料类产品对连作土壤影响的文献摘要
最新动态
60篇腐植酸肥料类产品对连作土壤影响的文献摘要
2024-06-26
40
60篇腐植酸肥料类产品对连作土壤影响的文献摘要
长期连作会导致植株生长发育缓慢,发育不良、长势缓慢、病虫害严重、产量和品质均下降等。研究表明,
腐植酸肥料及其衍生产品可以有效减轻作物连作障碍
,包括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益菌数量、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等。
现筛选2000-2023年60篇腐植酸对连作土壤影响的文献研究成果摘编如下,分享给大家。
1、山东农业大学李允研究了腐植酸及其生物降解膜对苹果连作土壤环境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5g/kg的腐植酸和腐植酸生物降解膜后,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发育和土壤环境的改善最好,平邑甜茶幼苗的生物量(株高、地径、干重、鲜重)、根系形态(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和叶抗氧化酶活性都得到提高;连作土壤中有益菌数量增加,有害真菌数量减少,尤其是镰刀菌等致病真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有所提高,土壤环境得以改善。进一步对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养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能促进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升高。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3]
2、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陈娟等研究了中药材种植专用腐植酸水溶肥对甘肃西和半夏连作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半夏的株高和茎粗低于处理组、倒苗率高于处理组;种植专用肥提高了半夏的产量及水溶性浸出物,其中处理组2(3.00t/hm2)最为显著;种植专用肥能够改善半夏连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半夏产量。中药材种植专用腐植酸水溶肥可作为一种防治措施,缓解半夏连作障碍。
[来源:《陕西农业科学》,2023,69(10):76~80]
3、信阳市农业科学院陈龙等在连作3年的花生田块,以施用复合肥600kg/hm2(T0)为对照,分别在此基础上设置增施600kg/hm2商品有机肥(T1)、75L/hm2含腐植酸有机水溶肥(T2)、600kg/hm2氧化钙(T3)等3个施肥处理。结果表明:与单施复合肥相比,增施有机物料(T1,T2)能够显著提升全生育期下连作花生田块可培养微生物总数量,并使得成熟期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与可培养真菌数量比值由48.59(T0)分别提升至58.93(T1)和59.94(T2),缓解土壤向“真菌性”转变,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含量,促进花生植株生长,提高荚果产量。两种有机物料间比较,含腐植酸有机水溶肥(T2)效果更佳,荚果增产达11.17%。増施氧化钙后,花生全生育期下土壤各项指标对照差异基本不显著,但花生植株仍表现出百果重、出仁率显著增加,荚果产量提升了5.12%。
[来源:《土壤通报》,2023,54(2):416~423]
4、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杨航等研究了不同肥料和生物菌剂对贵州连作5年甘薯地土壤养分及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试验点不同处理甘薯的商品性、鲜薯和薯干产量及土壤养分存在一定差异。大薯块数、中薯重量及小薯块数和重量均以腐植酸控释肥750kg/hm2处理最高,其余以农大生物有机肥600kg/hm2处理最高。靠山多霸生物菌肥22.5L/hm2、30L/hm2和37.5L/hm2处理均能提高贵阳和紫云试验地土壤的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结合甘薯产量结果看,以靠山多霸生物菌肥30 L/hm2处理的效果最佳。
[来源:《贵州农业科学》,2023,51(3):53~59]
5、贵州大学农学院代波等研究了5种不同土壤改良剂(A.石灰;B.腐植酸肥;C.枯草芽孢杆菌剂;D.哈茨木霉菌剂;E.抗重茬菌剂)对连作天麻和蜜环菌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土壤改良剂均能降低母麻腐烂指数9.07%~63.60%,其中改良剂B、C、D和E能够提高天麻产量59.71%~424.83%,降低天麻感病指数34.29%~82.86%。改良剂B和D能促进蜜环菌的健壮程度和菌索粗度,5种改良剂能增加蜜环菌干重4.49%~83.06%,提升蜜环菌侵染指数4.90%~24.82%。5种改良剂对连作天麻生长的改善效果为D>E>C>B>A,促进连作天麻窝穴中蜜环菌生长由强到弱的顺序为D>B>C>A>E。天麻根际微生物研究中,改良剂A和E施用后土壤中真菌多样性增加,改良剂A、B和D可以增加真菌的丰富度,改良剂D和E与天麻正茬的真菌群落结构相似度高,改良剂C和E能降低天麻根际土壤中致病菌的丰富度,5种改良剂对天麻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改善效果为D>E>B>C>A。
[来源:《中药材》,2023,46(1):17~24]
6、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魏世平等将来自藓类泥炭和风化煤的腐植酸添加至两个花生种植年限的土壤中(1年和6年),进行室内恒温培养,研究了腐植酸对花生连作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的添加显著影响了培养94d以后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而添加量对4个培养时间点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均可产生显著影响;同时腐植酸显著改变了部分真菌属的相对丰度。腐植酸对土壤真菌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显著改变了土壤中真菌功能营养型的组成。其中,随着腐植酸添加量的增加,土壤植物病原菌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腐植酸添加量与致病菌镰刀属(
Fusarium spp
.)和丝核菌属(
Rhizoctonia spp
.)的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拮抗菌青霉属(
Penicillium spp
.)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特定腐植酸在适当添加量下可显著改变花生地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营养型组成,尤其是降低了土壤中植物病原菌的相对丰度,但影响程度因花生种植年限的长短而异。
[来源:《土壤学报》,2023,60(3):846~856]
7、山东农业大学刘瑞浩研究了腐植酸肥、微生物菌肥和土壤调理剂对连作丹参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肥、微生物菌肥和土壤调理剂单施或配施均能提高土壤肥力,单施处理中以腐植酸肥效果最佳,各配施处理均大于单施处理,配施处理中以腐植酸肥+防线命根宝+土壤调理剂效果最佳,腐植酸肥+防线命根宝+土壤调理剂较CK处理pH提高了10.93%,改善了土壤微环境,收获时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较CK分别提高了37.40%、28.40%、26.12%、29.76%。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
8、山东农业大学刘英浩研究了生物炭配施腐植酸对苹果连作土壤及苹果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生物炭、单施腐植酸、生物炭与腐植酸配施均显著提高了苹果幼苗的株高、干重、抗氧化酶(SOD、POD、CAT)的活性以及根系指标,并提高了土壤酶的活性。生物炭与腐植酸降低了土壤真菌数目,特别是土传病原菌镰刀菌的数量,改善了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生物炭与腐植酸配施可以有效减轻苹果连作障碍,且效果优于单独施用生物炭、腐植酸。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
9、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孙彩霞等研究了不同肥料对番茄品质及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调理剂的番茄产量要远高于其他处理,施加600g/m2的腐植酸调理剂后,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VC及总糖含量最高,而可滴定酸含量最低,表明该处理的番茄品质最好。为了解连作土壤的微生物结构,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共获得354629条优质序列,聚类分析得到2854个操作分类单元(OTU),经分类学鉴定可分为34门89纲218目363科682属1260种。在门水平主要以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湾菌门、酸杆菌门为优势细菌门,其相应的功能主要包括24种,以氨基酸转运与代谢相关的细菌数量最多。施肥会显著改变番茄连作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降低番茄连作土壤细菌的多样性,且施加农家肥可能会降低番茄连作土壤细菌的丰富度,而施加450g/m2的腐植酸调理剂会增加土壤中细菌的丰富度。综上所述,在后续的番茄连作土壤中进行农业生产,应优先选用450和600g/m2的腐植酸调理剂为宜。
[来源:《浙江农业科学》,2022,63(5):1074~1078]
10、河套学院农学系孙世君等研究了腐植酸对不同连作年限温室黄瓜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腐植酸后,不同连作年限土壤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均升高,pH值降低;与不添加腐植酸的T4处理(连作4a土壤+腐植酸300倍液;连作4a土壤+腐植酸600倍液)相比,连作4a土壤增施腐植酸后,只有600T4处理细菌的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降低了8.38%;腐植酸对不同连作年限土壤真菌群落α多样性无显著影响。在门分类水平上,连作4a的土壤增施腐植酸后,600T4处理细菌的优势菌种占总数的比值高于T4和300T4处理,且分别高2.00%和1.96%;600T11处理(连作11a土壤+腐植酸600倍液)优势菌种所占比值在连作11a的处理中同样为最高。在属分类水平上,腐植酸300倍液显著提高了细菌中
Chryseolinea
和
RB41
的相对丰度,腐植酸600倍液则显著提高了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和
Altereythrobacter
的相对丰度;连作11a的处理中,腐植酸300倍液处理被孢霉属(Mortierella)和鬼伞属(
Coprinus
)的相对丰度较高,腐植酸600倍液处理假霉样真菌属(
Pseudallescheria
)的相对丰度最高。冗余分析结果表明,腐植酸改变了连作11a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2022,51(2):65~74]
11、贵州中医药大学李玺洋等为缓解太子参的连作障碍和病害,通过将田间管理由传统化学农药主导向微生物菌肥、有机肥转换,探索减肥减药低农残增产量的太子参绿色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测病毒病发病率、产量以及折干率,发现联用复合木霉、矿源黄腐酸钾和有机底肥、施加矿源黄腐酸钾可有效降低太子参病毒病病的发病率,而且能够提高太子参的产量及品相。其中,生物菌剂木霉、矿源黄腐酸钾和60%化肥+400kg/亩有机肥联用在降低太子参病毒病,增产中效果最好。本研究为建立减肥减药低农残的太子参可推广绿色种植模式奠定基础。
[来源:《中国测试》,2022,48(S1):50~56]
12、河北农业大学王蕾将胶冻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腐植酸、蚯蚓粪和生物炭等5种土壤改良物料单施以及和生物炭混合施入连作3年柴胡的土壤中。结果显示:不同土壤改良物料的施用能够显著提高连作3年土壤的pH和养分含量。其中,全氮、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均以蚯蚓粪以及配施生物炭处理最高。在连作3年的土壤添加土壤改良物料,与对照相比提高了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且添加土壤改良物料后,有利于提高土壤细菌数量,降低真菌数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柴胡植株的生物量,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除T4单施蚯蚓粪处理与CK相比对土壤真菌数量无显著影响,其余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土壤真菌数量,其中以单施生物炭处理降低效果最好,且发现T6(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生物炭)、T7(添加腐植酸+生物炭)和T8(添加蚯蚓粪+生物炭)处理分别比T2(添加枯草芽孢杆菌)、T3(添加腐植酸)和T4(添加蚯蚓粪)降低了61.70%、54.10%和58.79%,这说明枯草芽孢杆菌、腐植酸和蚯蚓粪处理配施生物炭对土壤真菌数量的抑制效果比单施更明显。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综合得分,结果表明蚯蚓粪以及和生物炭配施处理的改良效果较好。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13、山东农业大学王凤娇研究了腐植酸、枯草芽孢杆菌和过氧化钙对丹参连作田土壤肥力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枯草芽孢杆菌和过氧化钙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丹参苗生长后期,腐植酸+枯草芽孢杆菌+过氧化钙配施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钾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腐植酸、枯草芽孢杆菌和过氧化钙配施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均高于各单施处理。丹参苗生长后期,腐植酸、枯草芽孢杆菌和过氧化钙单施或配施均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各配施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各单施处理。综上所述,腐植酸(0.49g/kg土)+枯草芽孢杆菌(0.014g/kg土)+过氧化钙(0.1g/kg土)效果最佳。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14、山西农业大学闫立以黄瓜‘津优401’为供试作物,分别于夏季、秋季进行两茬种植试验。综合两次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处理后土壤pH、EC值较稳定,在黄瓜定植后60d,土壤中全氮、碱解氮、速效磷等养分都较CK减少,说明腐植酸促进了土壤对养分的运输能力,有益于黄瓜根系对氮磷钾等养分的吸收。施用腐植酸各处理与CK相比,对黄瓜植株长势都有所改善,株高、茎粗、叶面积都有所增加,尤其是T3处理(腐植酸加半量乳酸+半量醋酸钾)在黄瓜生长中后期株高增长达13%,茎粗增加达9%,叶面积增加达15%。黄瓜单株产量较CK处理提高了3%~15%,黄瓜小区累积产量较CK提高了3%~26%,其中,T3处理产量高于其他处理。黄瓜果实品质明显改善,夏茬和秋茬结果一致,果实硝酸盐含量降低了12%~23%,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27%~53%,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11%~249%,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5%~22%。综合来看,以腐植酸添加半量乳酸和半量醋酸钾的T3处理效果更好。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15、湖南农业大学陈鑫昊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和螯合剂腐植酸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年和2020年施生物有机肥(OF)和螯合剂腐植酸(HA)处理与施复合肥处理(CF)对马铃薯的主茎数和出苗率影响不显著,2019年HA处理株高显著高于CF和OF处理,2020年HA处理株高显著高于CF处理。2019年HA处理产量最高为32.32吨/公顷,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2020年OF处理产量最高为19.18吨/公顷,CF处理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2019年、2020年各处理商品薯率、干物率、单株结薯数、单株薯块重和单薯重差异不显著。采用16S测序比较了2020年不同施肥处理对块茎膨大期和成熟期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时期的OF处理和HA土壤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更加相似,与CF有较大区别。受施用生物有机肥和螯合剂腐植酸的影响,马铃薯块茎膨大期根际土壤中有25个属到达显著水平,马铃薯成熟期有68个属在差异到达显著水平。在马铃薯成熟期,
Pedobacter、Escherichia-Shigella、Dokdonella、Bacillus、Acinetobacter、Altererythrobacter
菌属可作为HA土壤处理的指示菌属。对根际细菌微生物进行了LEf Se分析,在门分类水平上,马铃薯成熟期HA处理起重要作用的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Epsilonbacteraeota、Deferribacteres(脱铁杆菌门)、Tenericutes(软壁菌门)。
[来源: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16、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王凤娇等研究了腐植酸与枯草芽孢杆菌和过氧化钙对丹参连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腐植酸、枯草芽孢杆菌和过氧化钙提高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及有机质含量,在丹参苗生长后期,土壤有效氮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各单施处理。腐植酸、枯草芽孢杆菌和过氧化钙单施或配施均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各配施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各单施处理。因此本试验条件下,腐植酸+枯草芽孢杆菌+过氧化钙配施对改善丹参连作土壤生物学特性效果最佳。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21,53(10):85~90]
17、贵州大学农学院张猛等研究了土壤改良剂(A.生石灰,B.松土精,C.腐植酸)对连作白术的品质、发病率及根部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改良剂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白术根部土壤多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降低白术白绢病发病率32.30%~46.63%、根腐病发病率40.89%~61.78%;提高存株率25.73%~48.57%。提高白术产量55.72%~124.72%,提高白术浸出物含量10.95%~28.94%,降低白术水分含量14.15%~31.28%。影响白术根部土壤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各因素由强到弱的顺序均表现为:A>C>B,影响酸性磷酸酶活性的顺序为B>A>C,影响蔗糖酶活性的顺序为:B>C>A,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的顺序为:C>B>A;影响白术白绢病和根腐病发病率各因素由强到弱的顺序均表现为:A>B>C;影响白术产量因素大小依次为:A>C>B。推荐缓解连作一年白术连作障碍的土壤改良剂配方为:生石灰300kg/hm2,松土精300kg/hm2,腐植酸9kg/hm2。
[来源:《中药材》,2021,44(4):793~797]
18、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农业部腐植酸类肥料重点实验室范仲卿等研究了复合肥料中不同腐植酸质量分数对连作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可显著提升辣椒的产量和品质,且综合提升效果与腐植酸质量分数成正比;综合效益、产量及各项品质指标,6%腐植酸复合肥为最佳处理,当年即较对照组增产14.07%;腐植酸复合肥可有效减少连作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综合产量、品质降低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第4年,6%腐植酸复合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达33.6%。
[来源:《山东科学》,2021,34(4):60~66]
19、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韩亚楠等研究了减量配施腐植酸肥对连作马铃薯及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马铃薯连作区,3种肥料减施30%后,马铃薯产量均较其常量施肥处理有所提高,其中以腐植酸复合肥减量处理及腐植酸控释氮肥减量处理效果最好,减施期2~3年效果较佳。同时,腐植酸复合肥和腐植酸控释肥的处理较常用复合肥处理增产效果显著,增产率达3.52%~13.27%;土壤理化性质方面,肥料减量30%及添加腐植酸成分后,土壤EC值显著下降,添加腐植酸施肥处理的土壤全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明显升高,从土壤理化性质层面进一步解释了马铃薯增产的原因。综合评价认为:在马铃薯生产中,可根据当地土壤情况适当降低化肥用量,推荐减量施肥30%左右,减施2~3年,可使用腐植酸类肥料替代普通化肥。
[来源:《中国马铃薯》,2021,35(1):30~37]
20、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高涵等研究了腐植酸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可显著活化土壤,提升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优化土壤微生物结构;施用6%配比腐植酸复合肥可以达到最佳效果;腐植酸复合肥可有效减少连作效应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结构的不利影响,在连作4年条件下,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依然可以维持较好水平。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21,53(1):64~68]
21、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韩凤等研究了施用不同肥料对连作白术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复合肥(CK)相比,配施腐植酸水溶肥对白术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P
<0.05)。配施绿陇鱼蛋白微生物菌剂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优(
P
<0.05),达到61.06%;同时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之和最高,达到0.153%。综合分析结果,在复合肥的基础上,配合微生物菌剂有利于减轻白术根腐病的发生;配施腐植酸类有机肥,能促进连作白术单株的生长,提高产量。综合效果比较好的是施用绿陇鱼蛋白微生物菌剂+复合肥。
[来源:《植物保护》,2021,47(3):76~82]
22、河北农业大学王宏杰研究了腐植酸对北疆棉花生长及棉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通过2019年和2020年田间试验,发现腐植酸提高了土壤的养分状况。常规施肥配施腐植酸60kg/hm2(Ⅱ.HA)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增加最为显著,同CK相比分别增加了 7.8%、35.1%;Ⅳ.HA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最为显著,分别增加了48.9%、27.3%;土壤pH值稳定。随着腐植酸用量增加,细菌发现物种数在CK菌群的基础上显著增加。通过Alpha多样性分析,发现Ⅱ.HA处理多样性最高,根际细菌群落更稳定。同CK相比,提高腐植酸施用可提升土壤细菌菌门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菌属中短波单胞菌属(
Brevundimonas
)、海芽孢杆菌属(
Bacillus
)和溶杆菌属(
Lysobacter
),菌种中滨芽孢杆菌(
Bacilluslitoralis
)、厌氧氨氧化细菌(
Anammox13
)和硝化螺旋细菌(
Nitrospirabacterium
SG83)等可抗病原菌细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了反硝化脱氮的产碱杆菌属(
Alcaligenes
)和可抑制细菌活性的丙酸杆菌属(
Cutibacterium
)的相对丰度。棉花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也因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物种组成丰度的变化而改变。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23、东北农业大学李慧研究了腐植酸钾、硅钙钾镁肥和活性污泥对设施连作土壤中黄瓜的生长、产量、土壤环境以及黄瓜枯萎病的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后,设施连作土壤的pH升高,土壤EC值降低。盆栽试验中,施用土壤改良剂的处理,土壤中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含量降低,速效钾含量升高。田间试验中,土壤中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含量在苗期、盛果期和拉秧期均降低,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在苗期升高,在盛果期和拉秧期降低。苗期和拉秧期施用土壤改良剂后,土壤中的脲酶和中性磷酸酶的活性均降低,但转化酶的活性在苗期降低但在拉秧期显著提高。综上所述,施用土壤改良剂能够促进黄瓜幼苗生长,提高黄瓜产量,有效降低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差异显著。
[来源:东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24、贵州大学唐乐对缓解白术连作障碍的适宜土壤改良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单施土壤改良剂条件下,缓解白术连作障碍最适土壤改良剂为生石灰,其适宜施用量为300kg/hm2;生石灰和腐植酸颗粒肥配施条件下,以A2B2处理(生石灰300kg/hm2,腐植酸颗粒肥300kg/hm2)缓解白术连作障碍的效果最佳;而3种土壤改良剂配施则以A2B2C3组合(生石灰300kg/hm2,腐植酸颗粒肥300kg/hm2,松土精18kg/hm2)的缓解效果最佳。
[来源: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25、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赵云青等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生物炭、黄腐酸钾对连作地太子参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量生物炭(3000、5250、7500kg/hm2)可提高太子参出苗率21.78%、9.32%、14.65%;施用不同量生物炭对萌芽期太子参植株生长无显著影响,但提高了旺长期单株重及叶绿素含量;生物炭施用量为7500kg/hm2时产量增加11.51%,块根多糖含量提高44.44%;生物炭施用量为3000kg/hm2时皂苷含量提高23.27%。施用不同量黄腐酸钾(525、1125、1725kg/hm2)太子参出苗率降低,但提高了太子参旺长期叶片数及叶片大小;施用不同用量黄腐酸钾(525、1125、1725kg/hm2)时太子参产量出现不同程度降低,但其块根多糖含量分别提高51.20%、37.34%、46.84%,皂苷含量分别提高8.04%、5.72%、14.30%。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2021,52(12):64~71]
26、玉溪市农业科学院沐婵等研究了全水溶性有机肥对设施连作种植甜瓜产量及产值的影响。设施连作种植甜瓜在每亩施用N 16.8kg、P
2
O
5
9.4kg、K
2
O 15.0kg(分别比常规施肥减少29.4%、43.4%、29.2%)条件下,增施全水溶性有机肥14kg/亩,植株高度、叶片数及根茎叶鲜重均比常规施肥显著提高,从而显著增加甜瓜产量、大瓜率及产值,为设施连作甜瓜种植提供了一项有效的节本增效技术。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2020(08):126~128]
27、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李慧等以黄瓜连作25a的设施土壤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试验比较施用2.5g/kg腐植酸钾(pH 8.5)和硅钙钾镁肥(pH 9.96)两种碱性土壤改良剂对盆栽黄瓜生长及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钾和硅钙钾镁肥后,土壤pH比不施用改良剂的对照显著提高0.10和0.24个单位,促进了黄瓜幼苗生长,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45.8%和51.3%,显著提高了土壤交换性钾含量。与腐植酸钾相比,硅钙钾镁肥的促生和抑病效果较显著。
[来源:《中国蔬菜》,2020(6):69~73]
28、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朱作峰等木霉腐植酸肥在日照连作花生生产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木霉腐植酸肥促进了花生根系生长,提高了花生侧根数、有效分枝数,增加了双荚果数及籽粒重量,提高了土壤有益微生物量,大幅度降低了镰刀菌等土壤病原真菌数量,提高了花生果仁品质;相对于空白对照,木霉腐植酸肥对花生增产提质防病效果更明显。木霉腐植酸肥应用于花生连作土壤,具有良好的土壤生态改良、增产增效作用及品质提升效果,值得示范推广。
[来源:《中国农技推广》,2020,36(3):57~59]
29、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省药用植物繁育与种植重点(工程)实验室唐乐等为筛选有效缓解白术连作障碍的土壤改良剂,以生石灰(A)和腐植酸颗粒肥(B)作为土壤改良剂,各设3个水平,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其中以未施用土壤改良剂(A1B1处理)为对照,研究施用土壤改良剂对连作白术质量、产量、病害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能显著降低白术白绢病和根腐病的发病率,提高白术的存苗率、产量和白术药材的质量;施用土壤改良剂能增加土壤S-ACP活性,对土壤S-UE、S-PPO、S-SC活性均具有调控作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S-UE、S-PPO活性越高越不利于白术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形成,土壤S-ACP活性越高越有利于降低白术病害的发病率,提高白术的存苗率,有利于白术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形成。移栽后60~150d,处理A2B2(生石灰300kg/hm2,腐植酸颗粒肥300kg/hm2)白术白绢病发病率和根腐病发病率的变化均比其他处理稳定,移栽后150 d白术白绢病、根腐病的发病率较处理A1B1分别降低61.97%、91.67%,土壤S-UE活性均值最低,土壤S-ACP活性均值、白术存苗率、药材浸出物含量和产量均最高,其中,产量比处理A1B1增加361.33%,为最佳处理。综上,在白术连作1a的土壤中施入生石灰(300kg/hm2)和腐植酸颗粒肥(300kg/hm2),能有效调节土壤酶活性,降低白术病害的发病率,提高白术存苗率、药材质量和产量。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2020,49(3):54~62]
30、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林辉等研究了棘孢木霉和超微粉风化煤腐殖质改善连作土壤微生态的效果。在微宇宙土壤培养试验中设空白对照(CK-S),以及添加1%(质量分数)超微粉腐殖质(TS1)、0.5%(质量分数)T-1菌剂(TS2)和1%(质量分数)腐殖质-T1(TS3)4个处理,在黄瓜盆栽试验中设空白对照(CK-C)、添加1%(质量分数)超微粉腐殖质(TC1)和腐殖质-T1(TC2)3个处理。结果表明:棘孢木霉T-1明显抑制各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的生长,对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最佳。在微宇宙土壤培养条件下,TS1、TS2和TS3处理均可降低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拷贝数,其中TS3处理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最高。超微粉腐殖质与棘孢木霉T-1的复合施用促进了棘孢木霉T-1在土壤中的定殖。黄瓜盆栽试验下,与CK-C相比,TC2处理显著(
P
<0.05)增加土壤中棘孢木霉和放线菌数量,较TC1处理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作用更长效,黄瓜病死株数量更低,且表现出一定的促生长效应。综上,棘孢木霉T-1、超微粉腐殖质及其复配物均可改善连作土壤微生态,抑制尖孢镰刀菌生长,且以复配使用效果最佳。
[来源:《浙江农业学报》,2020,32(6):1060~1069]
31、威海市农业科学院朱海波等研究了不同肥料种类对缓解甘薯连作障碍的作用。结果表明:腐植酸复合肥(16-9-20)50kg/亩(处理3),对甘薯连作障碍缓解作用效果最好,2个品种的茎线虫病之病薯数、病薯率、病指、病薯重、病薯重量百分比最低,小薯数、小薯率、小薯重、重量百分比低,商品薯数、商品薯率、商品薯重量百分比、商品薯产量最高;济薯26商品薯产量1964.5kg/亩,烟薯25商品薯产量2017.9kg/亩。靠山多霸生物菌肥+复合肥(15-15-15)50kg/亩(处理5),对商品薯4项指标缓解作用显著;地力旺生物菌剂+复合肥(15-15-15)50kg/亩(处理6),对小薯指标和烟薯25的裂口薯指标缓解作用明显。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2019(11):170~173]
32、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玫等以盆栽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幼苗为试材,设置不同黄腐酸微生物菌剂浓度(0、5、10、15g/kg),探讨不同浓度的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对连作平邑甜茶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土壤中添加10g/kg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可显著促进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提高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片叶绿素含量;黄腐酸微生物菌剂能有效缓解因连作障碍引起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淬灭系数(qP)、单位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数量(RC/CSm)等光合和荧光参数的下降,改变OJIP曲线形状。综上,适宜浓度的黄腐酸微生物菌剂能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和Pn,改善平邑甜茶幼苗叶片的能量分配,减轻连作障碍对平邑甜茶幼苗叶片光系统II(PSII)的破坏,促进幼苗生长。
[来源:《植物生理学报》,2019,55(01):99~106]
33、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李亚杰等研究了黄腐酸菌肥与常规肥料配比对西北旱作区马铃薯根系形态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腐酸菌肥与常规肥料合理配施能增强马铃薯植株长势,改善土壤酶活性,减轻连作所致病菌侵害程度;黄腐酸菌肥420kg/hm2+常规复合肥 840kg/hm2 处理马铃薯根系各指标表现最好,可维持根系活力,且与对照处理差异极显著;该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脱氢酶活性均保持较高稳定性;综合各指标表现情况,该施肥方案为最佳推荐用量。
[来源:《土壤与作物》,2019,8(3):293~301]
3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库永丽等通过大田试验,以果农传统施肥为对照,研究3种不同腐植酸复合微生物肥料JY、KY、JKY对高龄猕猴桃生育期内(开花期、发芽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次年发芽期)土壤养分系统的动态影响及最终果实品质的提高作用。结果表明,3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均能显著提高猕猴桃果园土壤细菌、放线菌、酵母菌数量,降低真菌数量,以改善和平衡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复合微生物肥料也能显著提高猕猴桃果园土壤酶活性(其中,JKY的应用效果最为显著,其蔗糖酶活性在不同时期分别较对照高出48.65%~255.51%、磷酸酶较对照高出30.23%~60.23%、多酚氧化酶较对照高出106.22%~182.04%、蛋白酶较对照高出13.74%~126.12%、脲酶较对照高出21.17%~177.41%),增强土壤肥力(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降低土壤pH(其中,JKY组土壤p H较对照下降了0.25~0.48个单位);复合微生物肥料能够提高猕猴桃果实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综合分析表明,3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均能改良高龄猕猴桃果园土壤,提高猕猴桃果实品质,该研究结果可为微生物肥料在猕猴桃上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来源:《华北农学报》,2018,33(3):167~175]
35、延安大学杨旭艳研究了针对近年来连作和过量施肥导致延安烤烟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问题,设置饼肥、腐植酸肥料和生物有机肥三个不同的土壤改良方案,研究其对延安烟田土壤品质的恢复效果。大田腐植酸肥料配施试验结果表明:腐植酸能够调节土壤pH,增加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对于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有显著效果。但是,使用腐植酸应注意量的控制,过多的腐植酸会阻碍烟叶生长,一般以150kg/hm2为宜。
[来源:延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36、宣城市种植业局聂文芳用土壤调理剂对设施条件下连作西瓜土壤进行处理,配合叶面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测定连作西瓜植株的长势、产量及品质,考察不同处理对西瓜连作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可提高土壤 pH,降低土壤容重,提高西瓜产量,增产率达34.36%;施用含腐植酸水溶肥可提高西瓜品质,增加中心糖和边糖含量,提高西瓜产量,增产率达43.72%;两者配合施用效果最佳,中心糖和边糖含量可达 12.8% 和 11.2%,增产率达63.56%。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8,24(9):56~57,63]
37、沈阳农业大学植物免疫研究所马慧等研究了不同土壤处理剂对甜瓜连作障碍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各个处理的酚酸总量均有所下降,而土壤连作障碍修复剂、杀菌剂处理后,土壤中的酚酸总量、香草酸、香兰素、香豆酸、阿魏酸和肉桂酸含量均有明显降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土壤连作障碍修复剂、杀菌剂、腐植酸类肥料、生物肥均利于增强植株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降低甜瓜枯萎病的发生,其中以杀菌剂土壤处理后的甜瓜产量最佳。
[来源:《农药》, 2018,57(10):764~767]
38、宁夏大学农学院刘馨等研究了有机营养肥料对设施连作番茄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有机肥和有机肥+生物炭肥3t/667m2,单一腐植酸肥和腐植酸肥+氨基酸肥均能较好地改善土壤酸碱度;腐植酸肥施用后,土壤速效氮含量显著提高,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有机肥、腐植酸肥均能有效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腐植酸肥+氨基酸肥处理细菌数量显著增加,单独施加腐植酸肥,真菌与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有机肥1t/667m2+生物炭肥6t/667m2处理番茄产量最高。综上,腐植酸肥0.4t/667m2+氨基酸肥0.03t/667m2、腐植酸肥0.4t/667m2+氨基酸肥0.03t/667m2+生物炭肥3t/667m2处理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番茄产量与果实品质。
[来源:《中国蔬菜》,2017(7):49~53]
39、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吴炳孙等分析了风化煤(FHA)、褐煤(HHA)、泥炭(NHA)来源腐植酸在4.5和3.6t/hm2施用量水平下其香蕉园土壤理化性状及抗逆酶活性的差异,从而为香蕉园腐植酸的合理施用及解决香蕉园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腐植酸对土壤pH影响因品种和施肥量而异;3种来源腐植酸均提升了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含量和过氧化酶活性,且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提升幅度随施用量增大而增大,而过氧化酶活性的提升则在HHA和NHA中随施用量提升而降低;FHA提升了土壤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而HHA和NHA则相反。因此,在香蕉园中合理施用腐植酸可有效预防连作障碍的发生。
[来源:《热带农业工程》,2017,41(Z1):26~31]
40、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蒋杰等通过田间试验,设置施用土壤连作调理剂、复合微生物肥和腐植酸钙3个处理,以常规处理为对照。分析施用不同肥料对烤烟物理指标、初烤烟叶化学成分、烟叶产量与产值以及烟叶收获后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土壤调理剂、复合微生物肥和腐植酸钙的施用可以促进烤烟苗期根系的生长,为后期优质优产烟叶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能降低烟株感病的风险。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2017(3) :38~41]
41、湖南农业大学张沁怡选用连作稻田土壤作大田试验,研究腐植酸对晚稻“金健岳优518”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田条件下,腐植酸显著增加水稻产量,腐植酸量0.1、1和10g/m2分别比对照增产10.24%、12.50%和7.79%;也增加稻米铁、锌、镁和钙等元素含量;水稻产量与稻米中磷、镁和(铜+铁+锰+锌)元素含量均成线性正相关。在水旱轮作下,菜园土稻糙米镉元素含量和镉元素吸收系数都低于稻田土稻糙米镉元素含量和镉元素吸收系数,但稻糙米中微量营养元素铁、锌、镁和钙等的含量增加。水旱轮作降低了稻糙米中的镉元素含量,也提高了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
[来源: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42、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王永强等研究了腐植酸铵对连作棉田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铵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种群数量,提高最大比例分别为109%、100%和80.6%;施用腐植酸铵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提高最大比例分别为153%、200%和229%,且能显著增加棉田土壤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当腐植酸铵肥施用量为450kg/hm2时,土壤的微生物活性最大。
[来源:《新疆农垦科技》,2015,38(8):44~47]
43、淮阴工学院任旭琴等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模拟辣椒连作自毒物质,选择凹土、牛粪、腐植酸为修复剂,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了复配参数,探讨了复配剂对辣椒DBP自毒作用的修复机理。结果显示,对DBP修复效果最好的复配剂为凹土20g/kg+牛粪70g/kg+腐植酸617mg/kg,在此条件下,辣椒株高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相符。复配剂能显著增强辣椒根际土壤的脲酶、脱氢酶、蛋白酶和蔗糖酶活力,使辣椒根系受DBP毒害减轻,根系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增强,膜脂过氧化程度减弱,丙二醛(MDA)含量降低,根系活力提高。凹土复配剂对辣椒连作中DBP自毒作用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来源:《中国土壤与肥料》,2015(5):88~93]
44、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王立河等研究了常规施肥作对照(CK)、常规施肥+抗重茬剂(T1处理)、常规施肥+硫酸锌22.5kg/hm2+钼酸铵0.45kg/hm2(T2处理)、常规施肥+腐植酸900kg/hm2(T3处理)、常规施肥+石膏300kg/hm2(T4处理)对缓解大蒜连作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缓解连作障碍效果最好的是T3处理,与CK相比大蒜产量提高了10.36%,达到显著水平;土壤pH值为8.32,有机质含量达到1.69%,钼、锌、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也显著提高;土壤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显著提高;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下降,使三大菌群的比例更为合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也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了植株的光合效率和抗逆性。
[来源:《北方园艺》,2015(21):167~172]
45、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孙海人研究了腐植酸肥对重茬烤烟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肥提高了烤烟根系、茎、烤烟下部叶片和中部叶片的干物质量,比常规施肥处理分别高出22.69%、16.52%、27.25%、15.44%和41.50%,表明腐植酸肥提高了烤烟的生物生产量,为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提供了物质基础,促进了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原因在于腐植酸肥中腐植酸具有促进根系生长发育的功效,所有植株生长发育状况表现好,干物质积累量高。收获时,腐植酸肥处理烤烟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6.94%;烤烟产值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7.94%;上等烟比例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9.06%。评吸结果指出,腐植酸肥对改善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效果不显著。综合分析看来,腐植酸肥只能从改善重茬烟株生长发育的角度来提高烟叶的产量和效益。
[来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6、河南农业大学唐艳领研究了腐植酸微生物肥对连作7年辣椒保护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微生物肥处理比CK2(辅料)有机质含量高,土壤PH值增加,EC值下降,因为微生物肥具有促进土壤中腐殖质的形成和其他物质的转化,使得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升高,降低了土壤酸化,缓解了土壤盐渍化程度;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最高时比CK2分别多出33.55%、22.67%、18.31%,表明微生物肥处理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土壤养分的有效转化;土壤过氧化氢酶呈逐步升高的趋势,后期下降,土壤脲酶活性前期下降,之后趋于平稳,磷酸酶各个处理间变化规律不明显,大致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处理BF(G15-7+辅料)效果最好,但是单株菌肥和复合菌肥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设施连作辣椒土传病害疫霉接种抗病鉴定结果表明:无论是单株菌还是复合菌肥处理均具有一定的增强辣椒植株抗性,叶片防御酶POD、PAL、SOD活性均比对照CK2、CK3(清水)高;各菌肥处理均有较高的根际土壤微生物定殖量,达到10^6cfu/g;防治辣椒疫病效果明显,处理BF、CF(G15-7+G28-6+辅料)及CK1(EM1号)发病率为零,而对照CK2和CK3发病率达58.33%。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7、丽水市莲都区峰源林业工作中心站谢真铭等研究黄腐酸钾与连作生物菌肥2种土壤修复剂对连作土壤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单施或混施上述土壤修复剂后,各处理对西瓜枯萎病的相对防效都在38.6%以上,较对照可增产9.7%以上。尤以连作和黄腐酸钾混用处理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效最高,相对防效可达63.9%,增产35.2%。综合考虑防治效果与使用成本,建议混合连作和黄腐酸钾作为防治连作土壤西瓜枯萎病的土壤修复剂。
[来源:《腐植酸》,2014(2):29~32]
48、内蒙古永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高觅等腐植酸微生物菌剂在连作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微生物菌剂改善了马铃薯连作土壤的基本性状;施用腐植酸微生物菌剂与对照(处理3)相比,有效促进了连作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提高了马铃薯的保苗率,增强了马铃薯的抗病性;处理1与处理2与对照相比,增产效果显著,分别增产13.54%和17.00%;处理1和处理2间差异不显著。
[来源:《腐植酸》,2014(2):29~32]
4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段佳丽研究了Act12放线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对丹参的促生作用及根域微生态的调整效应。结果表明:①Act12放线菌菌剂与腐植酸钾混合施用,丹参成活率较对照提高8.7%,收获时的死亡率较对照减少39.0%;茎叶鲜质量、根鲜质量、单株根鲜质量、根干质量以及单株根干质量分别较对照增加6.1%、28.6%、11.1%、36.3%以及9.0%。②Act12放线菌菌剂与腐植酸钾混合施用降低有害微生物数量,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改善微生物区系。在丹参根表土壤中,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B/A值较对照降低78.4%,A/F值较对照增加95.0%。在丹参根系内,菌剂与腐植酸钾配施处理细菌数量较对照增加195.0%,未检测到真菌和放线菌存在。③Act12放线菌菌剂与腐植酸钾混合施用对丹参根结线虫侵染有强烈抑制作用,可使田间根结线虫侵染率降低49.6%。
[来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50、甘肃农业大学沈宝云研究了甘肃黄河灌区马铃薯不同品种对连作逆境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马铃薯连作田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加有机肥、腐植酸铵复合肥和微生物肥的混合有机肥,无论是产量还是经济效益均优于仅常规施肥,且混合有机肥的不同施用量对轮作和连作下的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有不同影响,其中有机肥、腐植酸铵、微生物肥的施用量分别为800kg/667m2、75kg/667m2、5kg/667m2时,轮作和连作田的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最高。施用的腐植酸铵复合肥是一种良好的抗旱剂肥料,抗旱、抗逆作用明显,很适合在干旱地区使用,可以克服连作土壤中有效矿质元素含量不足的问题。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1、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回振龙等研究了黄腐酸改善连作马铃薯生长发育及抗性生理。结果表明:连作马铃薯幼苗生长发育受到显著抑制,而黄腐酸处理对连作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黄腐酸处理相对提高了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黄腐酸处理显著减小了连作引起的叶片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的幅度,相对提高了SOD和CAT活性,并降低了MDA含量和活性氧水平。黄腐酸处理减轻了连作所造成的生理障碍,从而提高了马铃薯幼苗对连作障碍的整体抗性,促进了连作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改善了马铃薯块茎营养。
[来源:《草业学报》,2013,22(4):130~136]
52、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孙志栋等采用3种生物肥料(茶渣肥、井上政和黄腐酸钾)为A因子、3种施肥水平为B因子、3种种植密度为C因子的正交设计方法,研究对设施栽培连作西兰花生长、品质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生物肥料种类及其施用量、种植密度诸因子对西兰花的株高、倒四叶叶宽、叶片展开度均不产生显著影响,对叶片、倒四叶叶长、球茎高、单球重、产量均有显著影响。西兰花的产量(y)与倒四叶的叶长(x1)、叶片(x3)、球茎高(x5)和单球重(x6)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19762.8-722
x1
-1306.1
x3
+6610.3
x5
-88.5
x
6
(
P
<0.01)。三种生物肥料对西兰花的蛋白质、维生素C、矿质元素钾、钠、钙、铁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为黄腐酸钾能明显改善西兰花的品质,提高维生素C含量。影响西兰花产量、产值及效益的大小因子依次为施肥水平(B因子)>种植密度(C因子)>生物肥料种类(A因子),施肥水平(B因子)对产量、产值、净收入的贡献率占41%~49%,种植密度(C因子)贡献率占33%~36%,肥料种类(A因子)贡献率最小仅17%~22%。每种生物肥在设施栽培连作西兰花上应用,在适宜的种植密度条件下,取得高产优质施肥量均有一定的阀值。
[来源:《土壤通报》,2013,44(4):918~924]
53、湖北省荆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邓军波和湖北鄂中化工有限公司袁乐斌研究了活性腐植酸肥料对温室连作黄瓜土壤理化性状和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腐植酸能够降低土壤容重,提高田间持水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提高温室土壤pH值,减缓土壤酸化,降低土壤含盐量。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3(11):248~249]
5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陈杰进行了连作马铃薯健康生长的微生态机制及土传真菌病害生防菌研究。结果表明:(1)在连作4年的田块:马铃薯病株根区土壤的速效P、K含量分别较健株低29.9%、12.5%,铵态氮含量较健株高24.1%;在高氏1号培养基和腐植酸琼脂培养基上,病株根区土壤中放线菌总数较健株分别减少51.1%和46.0%;在病、健株根区土壤中,对4株靶标真菌的拮抗潜势SAAP值均表现为病株小于健株;健株根区土壤中的优势放线菌为对4株马铃薯土传病原真菌均有拮抗作用的灭癌素链霉菌(
Streptomyces gancidicus
),而病株根区土壤中的优势放线菌为马铃薯疮痂病致病菌加利利链霉菌(
Streptomyces galilaeus
)。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5、山西美邦大富农科技有限公司高亮等采用田间试验,对连作5年的温室黄瓜和连作4年的温室番茄,进行活性腐植酸不同组合的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活性腐植酸能够降低土壤容重,提高田间持水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提高保护地土壤pH值,减缓土壤酸化,降低土壤含盐量;还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酶活性、土壤温度和土壤呼吸速率。
[来源:《腐植酸》,2013(2):22~26,31]
56、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农畜产品综合利用研究所田艳洪等通过大区对比试验方法,以JY-02为供试品种,腐植酸为土壤改良剂,于2010年在黑龙江省汤原烟区连作5a土壤上进行试验,研究其对土壤性状及烟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用作基肥降低连作烟田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养分,明显促进烟株生长,增产8.30%~16.26%,其中施用腐植酸300kg/hm2效果最好。
[来源:《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3):58~61]
57、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农业综合站王淑兰等研究了马铃薯连作障碍机理与防治措施。通过水地和旱地马铃薯连作障碍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活性腐植酸肥料,重视微量元素肥料的补充施用,合理提高土壤养分供应量,实行有机全营养施肥技术,能够有效防控马铃薯连作障碍、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来源:《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5):38~39,61]
5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书苗研究了草莓连作障碍生物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模拟施肥条件下,养分对土壤中供试生防放线菌数量有显著影响。草木灰和腐植酸用量过大对接入放线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自然和灭菌条件下,影响土壤中接入生防放线菌繁殖的4种肥料按有机肥>无机肥>草木灰、腐植酸排序。有利于接入生防放线菌繁殖的最佳肥料组合为:有机肥60g/kg+草木灰5.0g/kg+腐植酸2.5g/kg。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9、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杨宇等于2004年1月~9月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实践教学基地10号日光温室内进行。此温室连续3年栽种茄子,土传病害等因素引起的连作障碍较为严重。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自根茄(自CK)、嫁接茄(嫁CK)、FA喷施自根茄(FA自)、FA喷施嫁接茄(FA嫁)。结果表明:无论是嫁接茄还是自根茄,叶面喷施黄腐酸(FA)后,都可以增强植株根系活力,促进根、茎、叶的生长,提高叶片的含水量,促进果实的发育。虽然FA对开花期无显著影响,但对促进茄子果实的成熟、延长植株的生长期具有显著的效果。FA对植株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也极为显著,不但可以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增强光合速率,还可以延缓叶片衰老,降低叶片的胞间CO
2
浓度、蒸腾速率和水蒸汽气压差。
[来源:《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5(4):20~22]
60、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农学系韩丽梅等采用盆栽试验、田间试验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含有沸石、腐植酸、稀土的大豆专用复混肥对轮作、连作大豆的增产机理。结果表明:施用大豆专用复混肥对轮作、连作大豆具有明显的改土、增加肥效、抗逆、提高光合效率和促进大豆生长的作用,最终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大豆专用复混肥的综合施用效果以连作大豆好于轮作大豆。
[来源:《吉林农业科学》,2000(2):45~49]
(中腐协秘书处 供稿)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