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菌核病防控保卫战 腐植酸“油味”十足
最新动态
菌核病防控保卫战 腐植酸“油味”十足
2025-03-252

菌核病防控保卫战 腐植酸“油味”十足

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严重危害油菜产业发展。油菜菌核病是由核盘菌引起的世界性病害,发病油菜在整个生育期都会受菌核病的危害,无法根治。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测报处最新发布,预计2025年冬油菜菌核病在长江上游、江南偏重发生,长江上游的其他地区以及中游地区中等发生,长江下游、陕南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5000万亩。发病盛期,西南、长江中下游大部地区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江苏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云南为3月中旬至下旬。

腐植酸防治油菜菌核病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江西瑞昌县植保站率先应用腐植酸钠(NaHA)防控该病,实现叶病株防治率91.50%、花病株防治率66.67%、杆病株防治率49.78%,同时增产37.5%,开创了腐植酸绿色防控先河。经40余年技术迭代,现代腐植酸应用已形成“免疫激活+微生态调控+抗逆提质”三重防控机制,可同时降低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发病率,分别降低 51.3%、81.3%。

当前正值长江流域油菜防控关键窗口期,希望腐植酸肥料行业同仁,加快“腐植酸+”复合态新品种研发,建立“土壤调理剂基施+免疫诱抗剂喷施”的技术套餐,构建“科研单位—生产企业—种植主体”协同推广体系,为“端牢中国油瓶”增添底气,贡献腐植酸人的力量。

(中腐协秘书处 供稿)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