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科技前沿
工业制造
商业贸易
IT通信
互联网
生物医药
金融保险
企业服务
医疗保健
消费电商
文化娱乐
先进制造
交通物流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零售批发
房地产
建筑建材
贸易进出口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15篇腐植酸提质增效甘蔗文献研究成果献给您
最新动态
15篇腐植酸提质增效甘蔗文献研究成果献给您
2025-04-03
3
15篇腐植酸提质增效甘蔗文献研究成果献给您
3月19日,全国农技中心在云南耿马举办糖料蔗提质增效培训班,旨在推动糖料蔗稳产提质,促进糖料蔗轻简化、绿色化、机械化、智能化生产。
田间试验研究表明,腐植酸在甘蔗种植中应用提质增效效果显著,可提升出苗率、促进植株生长发育、优化农艺性状、增加甘蔗产量、提升甘蔗品质等。
现分享15篇腐植酸国内外科研文献成果,为甘蔗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1. 广西大学郝建龙以甘蔗品种“中蔗9号”为试材,采用大田试验,设置CK(甘蔗复合肥,药肥125kg/666.7m2),腐植酸有机肥A(40kg/666.7m2)、B(50kg/666.7m2)、C(60kg/666.7m2)共四个处理,研究其对甘蔗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研究主要结果:(1)从对甘蔗生长发育方面来看,与CK处理相比,A处理甘蔗株高、叶片全氮含量较CK处理显著提高4.31%、12.50%,而C处理甘蔗茎径提高10.66%,叶片SPAD值分别提高7.39%、6.28%。整体而言,以有机肥C处理对甘蔗生长发育促进效果最好。(2)从对甘蔗土壤性状的影响来看,与CK处理相比,不同用量有机肥处理能够不同程度提高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容重。有机肥C处理对甘蔗土壤性状提升效果最好。(3)从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来看,与CK处理相比,不同用量有机肥处理能够提高土壤真菌数量、脲酶活性,对土壤细菌数量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其中有机肥C处理对甘蔗土壤性状提升效果最好,C处理土壤真菌数量、脲酶活性较CK处理显著提高458.33%、7.04%。(4)从对甘蔗产量与品质方面来看,有机肥C处理对甘蔗品质提升效果最好,甘蔗单茎重、折断率、锤度、蔗汁糖分、甘蔗糖分较CK处理提高了26.12%、622.73%、2.69%、1.36%、1.48%。B处理甘蔗产量最高,与CK处理相比,产量提高了2.63%。综上所述,不同用量有机肥处理能够促进甘蔗植株生长发育,提高土壤养分,缓解土壤酸性,改善土壤结构,提升甘蔗品质,以C处理(60kg/666.7m2)提升效果最好。
[来源: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4]
2.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莫璋红等人分别施用生化腐植酸肥和常规化肥种植甘蔗,考察了施用不同肥料对促进甘蔗生长的不同影响。与施用常规化肥相比,施用生化腐植酸肥种植甘蔗出苗率、有效茎、茎径、株高和产量有所提高,分别提高25.51%、2670株/hm2、40.45mm、30.99cm和38.25t/hm2;施用生化腐植酸种植甘蔗锤度提高3.3%;甘蔗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69.58%;甘蔗叶片、茎中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有提高。实验结果证明:施用生化腐植酸肥明显提高了甘蔗叶片和茎的己糖激酶、淀粉酶和磷酸蔗糖合成酶活性。叶片蔗糖糖合成酶活性表现出施用生化腐植酸小于常规化肥,但蔗茎的蔗糖糖合成酶活性差异不大。生化腐植酸施用对甘蔗生长有促进作用,提高甘蔗产量和质量。
[来源:《甘蔗糖业》,2023,52(5):25~34]
3. 广西大学农学院甘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刘芸渟等人采用盆栽试验,探究了2个施磷水平和2种磷素活化剂的施用对土壤养分、磷素转化及甘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与生物质炭单独施用或配合施用提高了土壤速效磷、磷素活化率、有机质、有效钾、碱解氮的含量及磷酸酶的活性,且甘蔗株高、茎粗、全磷含量、磷积累量及磷肥利用率也有所提高,但显著降低了土壤无机磷O-P的含量,其中0.1g/kg磷肥+2g/kg腐植酸处理(P1F)的土壤O-P含量显著低于单施0.1g/kg磷肥处理(P1)49.35%,腐植酸与生物质炭配施处理(P1FS)较空白对照处理(CK)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磷酸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29.31%和42.11%。在2个施磷水平下,腐植酸与生物质炭的施用对土壤无机磷形态含量增加的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Fe-P>Ca-P>Al-P>O-P。表明施用腐植酸与生物质炭提高了土壤的速效养分、磷素含量、磷酸酶活性,促进了土壤磷素转化,进而影响了甘蔗对磷素的吸收利用。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23 ,51 (7)?:220~226]
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樊仙等人分别在耿马县、双江县和景谷县等3个云南蔗区主产县进行甘蔗品种柳城05-136的大田试验。以当地习惯施肥为对照,比较了4种黄腐酸钾配施用量对柳城05-136生长、产量及糖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黄腐酸钾能有效提高甘蔗株高、有效茎和产量,对提高甘蔗糖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双江县试验点采用当地习惯施肥配施600kg/hm2黄腐酸钾处理(CF1)较当地习惯施肥增产29.72%;耿马县和景谷县试验点采用87.5%当地习惯施肥配施600kg/hm2黄腐酸钾处理(CF3)较当地习惯施肥分别增产15.66%和24.61%。结论:配施黄腐酸钾对甘蔗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个试验点均以配施600kg/hm2黄腐酸钾效果最佳。建议在云南蔗区进行黄腐酸钾配施。
[来源:《亚热带农业研究》,2022,18 (1) :7~11]
5. Jose M.Leite等人为研究叶面施用腐殖质(HS)和腐植酸(HA)及尿素(U)对甘蔗氮素利用率的影响,在美国和巴西2个不同农业气候地区的温室中,使用2个不同的品种和施肥方式进行了2个不同的独立试验。采用3种不同叶面肥:(1)U;(2)U与HS的混合物(U+HS)和(3)U与HA混合物(U+HA)。在这2个试验中,15N利用率或氮肥利用率(NUE)均以U+HS较高,U+HA次之。然而,NUE的大小随2个试验的不同而不同。结果表明:叶面施用U+HS和U+HA能被迅速吸收并以蛋白质和淀粉的形式储存;同时诱导光合作用,内在水分利用率,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和淀粉的变化;U+HS和U+HA对碳、氮代谢有协同作用。综上说明,与单独施用U相比,HS和HA与U配合施用可提高甘蔗的氮肥利用率;同时应根据地理位置和品种,通过规范叶面施用方式、数量和间隔期优化氮肥利用率。
[来源:
Heliyon
,2020,6:e05100]
6.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韦持章等人于
2016年进行了甘蔗增施纽翠绿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有机粉状肥与对照(不增肥)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甘蔗生长中期一次性增施腐植酸有机高N液肥、有机高K腐植酸液肥或有机粉状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果,而且增产效果可延续到翌年宿根蔗,2年平均收益较好。
其中,以增施腐植酸有机高K液肥12kg/667m2增产幅度最大,增收效益最佳。
[来源:《中国热带农业》,2018(3) :58~61]
7.
Silézio Ferreira da Silva等人连续3年研究了不同施用方式施用重氮营养内生细菌与腐植酸类物质混合生产的生物刺激素对甘蔗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生物刺激素比沟施效果好,且出苗后60天施用效果最佳,比对照增产37%。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宿根蔗试验中,甘蔗产量分别提高了5%和24%,其中第一年试验过程中巴西东南部遭遇了严重干旱胁迫。此外,大面积条带状地块试验证实了生物刺激素对甘蔗产量的促进作用,连续两年宿根蔗产量分别提高了19%和18%,每公顷比对照增产11t和13t。同时,生物刺激素未改变甘蔗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 量。结论:利用重氮营养内生细菌和腐植酸配制的生物刺激素是一种低成本提高甘蔗产量的技术,也 是一种可提高作物产量的经济肥料。
[来源: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2017(4):24]
8.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东省甘蔗改良与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陈迪文等人在粤北以甘蔗品种ROC10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类型增效尿素对甘蔗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尿素的蔗茎产量最高,其次是聚能网尿素,两者均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处理,分别提高18.4%和12.1%;各个处理的甘蔗蔗糖分差异不显著;理论糖产量按高低排序依次为:腐植酸尿素>控失尿素>含锌尿素>聚能网尿素,这4个处理均显著高于普通尿素;氮素利用率最高的是控失尿素处理,除普通尿素+等量锌之外的其它处理的氮素利用率都得到显著提升,从21.94%提高到27.76%34.49%;产值和净收益最高的为腐植酸尿素,其次为聚能网尿素和控失尿素。综合来看,施用增效尿素能增加甘蔗产量,显著提高氮素利用率,其中又以腐植酸尿素效果最优,聚能网尿素次之。
[来源:《甘蔗糖业》,2017(5):11~16]
9.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东省甘蔗改良与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敖俊华等人以果蔗为研究对象,通过施用不同用量腐植酸钾,研究其对果蔗产量、品质及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以木本泥炭为主要成分的腐植酸钾,可显著改善土壤的特性;随着腐植酸钾施用量的增加,土壤pH升高,土壤容重下降,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升高。在与常规施肥等量钾的腐植酸钾施用量下,土壤容重比常规施肥处理下降11.0%,土壤含水量增加5.4%,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提高16.8%和16.1%。结果也表明,施用以木本泥炭为主要成分的腐植酸钾,可提高果蔗的产量和品质,与常规施肥对照相比,当量常规施肥150%钾的腐植酸钾处理果蔗增产8.9%,糖分提高7.7%,效果显著。因此,以木本泥炭为主要成分的腐植酸钾的合理施用对酸性土壤质量改善及果蔗产量、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来源:《甘蔗糖业》,2017(2):9~13]
10.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广东省甘蔗改良与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王亚彪等人在粤西砖红壤上以粤糖03-393为供试品种,通过设置空白对照、常规推荐用肥、常规推荐用肥与分别添加5种木本泥炭肥料配施共7个处理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木本泥炭新型肥料对新植甘蔗农艺性状、蔗茎产量、理论产糖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仅施常规推荐用肥相比,施用木本泥炭生物有机肥处理能显著增加甘蔗有效茎数。5个增施木本泥炭肥料处理的蔗茎产量和理论产糖量均比仅施推荐用肥处理显著增加,土壤中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有机质的含量也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相应得到增加。
[来源:《甘蔗糖业》,2016(2):7~11]
1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李俊等人研究了纽翠绿腐植酸液肥在甘蔗上的应用效果。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甘蔗施用纽翠绿腐植酸液肥不论是对甘蔗分蘖率、成茎率、单茎重、产量和糖分等方面,还是对甘蔗的增收方面都表现出了较明显的作用。其中纽翠绿腐植酸肥高K型单独施用投入产出比最高,建议在蔗区推广使用,用量以苗期2kg/667m2,拔节期3kg/667m2为宜。试验中总施用量 5kg/667m2,是否为最佳用量,以及苗期和拔节期的用量是否为最佳,及不同蔗区是否会有大的差异,今后尚需进一步试验。
[来源:《中国糖料》,2014(1):44~45]
12. 广西大学农学院梁强等人分别对具4~5张完全叶桶栽甘蔗品种ROC22#和园林6#叶面喷施黄腐酸,分别为正常供水0(CK1)、0(CK2)、200、400、800、1200mg/L黄腐酸,研究在不同胁迫程度下不同浓度黄腐酸对甘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黄腐酸处理后甘蔗叶片的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光合量子产额(Yield)、光化学淬灭系数(qP)数值在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都高于干旱对照CK2,品种和处理间参数的变化有差异;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值则与正常供水对照比较没有大的差异。黄腐酸处理后甘蔗叶片MDA含量随处理浓度增大而降低,且明显低于干旱对照CK2。从2个参试品种6个处理浓度综合分析,水分胁迫下喷施黄腐酸可提高ROC22#和园林6#甘蔗苗期的抗旱性,以200、400mg/L处理效果较好。
[来源:《广西植物》,2009,29(4):527~532]
13. 广西甘蔗研究所李松等人在2003年大田喷施不同浓度黄腐酸试验的基础上,2004年观察调查不同试验处理的甘蔗农艺性状,分析黄腐酸对宿根蔗的后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黄腐酸对甘蔗的蔗糖分、单位面积产蔗量、产糖量具有明显的作用,两个参试品种各处理的蔗糖分、单位产蔗量、产糖量均高于对照。从两个甘蔗参试品种四个处理浓度综合分析,黄腐酸对甘蔗后效作用最佳处理浓度为1000mg/L。
[来源:《广西蔗糖》,2005(3):16~17,39]
14. 江西省会昌县土肥站宋春生等人研究了腐植酸硅肥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硅肥用量对甘蔗产量的影响来分析,以每公顷施硅肥1125~1500kg的效果较好,增产蔗茎20955~22560kg/hm2,增长24.3%~26.2%。分析用了硅肥的5个样品,有3个比对照提高糖分,平均提高0.494个百分点;其中分蘖期施硅的提高0.06个百分点,伸长期施硅的提高0.783个百分点;说明伸长期施硅优于分蘖期施硅。而还原糖则相反,有3个施硅处理比对照较低,平均低了0.114个百分点。可见,施硅不仅能增加产量,而且能提高甘蔗的品质。
[来源:《土壤肥料》,1999(1):46]
15. 融水县糖办何发亮等人在甘蔗栽培过程中,施用不同剂量美国高美施有机腐植酸活性营养素,能提高甘蔗萌发率和分蘖率,促进根系的发展,加快甘蔗生长速度,增加有效茎,防止早衰,提高甘蔗产量和蔗茎糖分。喷施高美施各处理每公顷净增利润分别为1564.2元、2636.1元、2228.85元。喷施高美施各处理比对照公顷产糖分别增加686.25公斤、1284.15公斤、630.9公斤,按糖厂回收率85%,糖价4200元/吨计,糖厂每公顷获利分别为2448.9元、4584.75元、2552.25元,经济效益显著。
[来源:《甘蔗》,1996(4):31~33]
(中腐协秘书处 供稿)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