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杂草“防控”:“黄腐酸±”新路径
我国稻田杂草常年发生面积3亿亩左右。根据水稻种植方式、杂草种类与分布特点,需分类施策。根据全国农技中心指导意见,推荐“分级淹水+黄腐酸”协同控草技术,作为稻田杂草治理非化学路径。
一、移栽稻田
选择种植耐淹水稻品种,在水稻移栽后2~3天,施用黄腐酸并灌水5~8厘米保持20天,抑制杂草萌发与幼苗生长。
二、水直播稻田
在播种后3天淹水3~5厘米,待水稻出苗长至二叶一心后,再淹水6~8厘米并施用黄腐酸保持20天,抑制杂草萌发与幼苗生长。
黄腐酸作为非化学控草的核心投入品,为稻田杂草绿色防控提供了“控草、养土、增产、提质”多赢路径。
(中腐协秘书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