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泥炭会议推文:木本、草本和苔藓三类泥炭腐植酸差异研究分享
2025年8月22日-25日,“中俄白泥炭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将在我国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将聚焦三国在泥炭地资源禀赋、技术储备与市场需求的天然互补性,推动形成“科研协同—技术共享—市场联动”的国际合作新格局!
值此会议即将召开之际,特别推荐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力通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吴迪在《国际煤炭制备与利用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Preparation and Utilization)发表的研究成果——《不同类型泥炭提取腐植酸的结构差异》(Differences in humic acid structure extracted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peat)(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1. 该研究系统探讨了以木本泥炭、草本泥炭和苔藓泥炭为原料,对腐植酸提取率、含量,尤其是分子结构产生的影响,包括腐植酸的含氧官能团、芳香碳含量、微晶结构、碳链结构及芳香化程度等方面。
2. 该研究结果表明:木本泥炭的腐植酸提取率最高,为54.33%;草本泥炭和苔藓泥炭的腐植酸提取率相对较低,分别为44.67% 和15.00%。木本泥炭的腐植酸含量最低,为38.38%;草本泥炭的腐植酸含量为77.33%;苔藓泥炭的腐植酸含量为57.85%。综合考虑,草本泥炭更适合用于提取腐植酸。
3. 该研究通过对三种泥炭腐植酸的分子结构解析发现:木本泥炭腐植酸的芳香化程度最高,苯环含量最高,且含有较多甲基、酚基、芳香醚、羰基、羟基等官能团;草本泥炭腐植酸中甲氧基和亚甲基的含量相对较高。通过XPS表征分析进一步证实,腐植酸中氧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C=O、C-O和 -COOH,未检测到无机氧成分。
结论:不同类型泥炭提取的腐植酸在提取率、纯度和官能团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与木本泥炭和苔藓泥炭相比,草本泥炭是从泥炭中提取腐植酸最适宜的原料。
(中腐协秘书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