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科技前沿
工业制造
商业贸易
IT通信
互联网
生物医药
金融保险
企业服务
医疗保健
消费电商
文化娱乐
先进制造
交通物流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零售批发
房地产
建筑建材
贸易进出口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22篇文献帮您解锁腐植酸水稻“丰收密码”
最新动态
22篇文献帮您解锁腐植酸水稻“丰收密码”
2024-06-04
47
22篇文献帮您解锁腐植酸水稻“丰收密码”
明日(6月5日)芒种,正是南方种稻的时节。
大量研究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腐植酸、腐植酸肥料可显著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
现将近2年(2023-2024年)22篇腐植酸、腐植酸肥料在水稻上应用的文献成果集于后,与大家分享。
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李香宇等以清水喷施为对照(NC),设置腐植酸低(0.75L/hm2,600×,LC),中(3.75L/hm2,120×,MC),高(7.50L/hm2,60×,HC)3个浓度梯度,在谷子灌浆初期喷施于叶面,研究了喷施新型腐植酸对谷子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灌浆初期叶面喷施新型腐植酸可以通过增加千粒重来增加产量,各处理的谷子产量增加幅度由高到低为HC>MC>LC>NC,MC和HC处理分别比NC增产18.5%和19.4%,谷子增产的最适新型腐植酸浓度介于60~120×。(2)灌浆期喷施新型腐植酸可改善谷子籽粒品质,显著提高蛋白质、氨基酸、黄色素、多酚含量(
P
<0.05)。(3)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处理的多个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总得分由高到低为MC>LC>HC>NC,中浓度(3.75L/hm2,120×,MC)处理对品质提升效果最好。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4,29(6):68~76]
2、苍梧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廖妙娟等研究了腐植酸肥与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全肥+腐植酸肥1500kg/hm2区处理的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最高,肥料总利用率达76.24%,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7.47%、5.27%、33.50%,谷粒产量比全肥区增加8.87%,即在m(N)∶m(P
2
O
5
)∶m(K
2
O)=165∶45∶120施肥水平下,腐植酸肥最佳配施量为1500kg/hm2,不但能提高水稻产量,还能提高无机肥利用率。
[来源:《南方农业》,2024,18(8):21~24]
3、江苏沿海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汪帆等研究了不同有机物料对滩涂盐碱地有机碳损失·重金属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物料施入土壤后,鸡粪T1、羊粪T2、菌菇渣T3、生物腐植酸T4有机碳损失率分别为64.52%、58.69%、47.04%和29.56%;未损失部分转化为土壤有机质,虽然T3处理有机碳损失率较低,但土壤中的活性有机质占比低于其他处理。T3、T4能降低滩涂盐碱地土壤中的有效态汞、砷、镉、铅、铬含量,其中以T4效果最好,T1、T2处理能降低汞、镉、铬有效态含量,但在一定程度上分别增加有效态砷、有效态铅含量。T1~T4对水稻有效穗、穗粒数有显著提高作用,较对照分别增产10.17%、14.03%、6.65%和24.52%,其中T4能显著增加水稻穗粒数。由此可见,在滩涂盐碱地综合改良利用中,生物腐植酸在有机碳损失率、增加土壤活性有机质、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提高水稻产量方面具有较显著优势,是滩涂盐碱地改良的优良有机物料投入品。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4,52(8):83~85,91]
4、义乌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陈国安等选用6种市售土壤改良剂(“特贝钙”、“土沃宝”、“鲁西”、“康源邦尔”、“育壤康”、“初养”),在Cd中度污染稻田中开展田间试验,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有效态Cd含量,水稻各器官中Cd含量以及水稻产量。结果表明:施用土壤改良剂后土壤pH平均提高0.22个单位,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分别平均提高7.27%、7.44%、7.39%、2.99%;水稻株高、穗重、千粒重和产量分别平均提高4.72%、4.54%、3.50%、4.26%;土壤有效态Cd含量显著下降0.17mg/kg,降幅为36.59%,糙米Cd含量显著下降57.72%。供试的6种市售土壤改良剂对于Cd中度污染农田中水稻产量的增加有一定的效果,对吸收和积累Cd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土沃宝”腐植酸土壤改良剂在降低土壤有效态Cd和糙米中的Cd含量作用效果最好,可进行推广应用。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2024,40(9):89~96]
5、温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黄鹏等研究了腐植酸负载纳米零价铁对镉污染农田水稻籽粒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3组含Fe0处理均可提升水稻产量、降低水稻籽粒Cd的赋存水平。尤其是在nZVI@HA作用下,水稻产量显著提升至空白组的188%、籽粒Cd含量降至0.155mg/kg,低于我国大米Cd限量标准(0.2mg/kg,GB 2762—2022)。代谢组学分析显示,各含Fe0处理均可显著促进水稻籽粒倍他林生物合成及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
P
<0.05且VIP>1);同时Cd污染修复过程中,水稻籽粒还可通过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及甘油磷脂代谢特异性响应nZVI@HA处理。研究表明,nZVI@HA可特异性作用于水稻籽粒代谢过程,提升水稻抗性及产量。
[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4,43(4):732~740]
6、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海南省热带果蔬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亚热带果品蔬菜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冯剑等研究了腐植酸水溶肥部分替代化学氮肥对土壤-水稻体系镉迁移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和腐植酸水溶肥替代氮肥处理均不同程度降低土壤pH、增加土壤有效态Cd含量,土壤有效态Cd含量随腐植酸水溶肥替代比例增加而升高,但差异不显著;施氮和腐植酸水溶肥替代氮肥处理促进水稻植株各部位对Cd的吸收富集,显著影响器官间Cd转运。与CF处理相比,替代45%化肥氮(HF2)和替代70%化肥氮(HF3)处理分别显著提高Cd转运系数TF叶片/茎秆80.91%、178.91%,提高叶片Cd富集系数106.40%、229.51%,降低TF糙米/穗轴35.40%、42.12%,抑制了Cd向稻米迁移分配;施氮能有效促进干物质形成,与化学氮肥(CF)处理相比,HF2处理显著提高糙米和地上部干物质重分别达26.82%、23.03%,有利于稻米干物质重形成。本试验条件下,腐植酸水溶肥适宜替代氮肥范围(45%~70%)能提高水稻干物质重,有效降低Cd向稻米迁移富集。
[来源:《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09-21网络首发]
7、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胡秀芝等研究了腐殖质活性组分对土壤镉有效性的调控效应与水稻安全临界阈值。结果表明:腐植酸(HAs)对土壤Cd有效性和水稻籽粒Cd累积的影响受其活性组分含量比例制约HA/FA≥4/6处理对土壤Cd起钝化作用,Cd有效性明显降低,水稻籽粒Cd含量相较于对照CK降低了15.2%~33.3%。HA/FA≤2/8处理对土壤Cd起活化作用,Cd有效性明显增加,水稻籽粒Cd含量相较于CK提高了24.2%~42.4%。HAs活性组分含量比例影响土壤Cd的形态转化,与CK处理相比,HA/FA≥4/6处理使土壤Cd由活性高的EX-Cd向活性低的CA-Cd和FM-Cd转化,而HA/FA≤2/8处理则相反。HAs对土壤pH和有效硫含量的影响随其活性组分的不同而异,水稻分蘖期土壤中pH与HA添加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FA添加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硫含量与FA添加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为保障水稻品质安全,应选择配比HA/FA≥4/6的有机物料。
[来源:《环境科学》,2024,45(1):439~449]
8、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周群生等研究了腐植酸和锌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减施普通复合肥会造成水稻减产;添加腐植酸可以缓解水稻减产的程度,且随着腐植酸添加量的增加,缓解作用增大;在添加质量分数3.0%腐植酸和0.4%一水硫酸锌、减量施肥10%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水稻不减产的效果。
[来源:《肥料与健康》,2023,50(3):27~29]
9、钦州市浦北县农业发展中心冯时钦等研究了增施腐植酸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及硒、镉富集的影响。在晚造水稻按0、3000、4500、6000、7500kg/hm2的梯度用量开展有机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缓解土壤酸化;明显提高水稻单穗实粒数和水稻籽粒产量;增强水稻籽粒对土壤硒的富集能力,降低镉对水稻籽粒的污染。
[来源:《南方农业》,2023,17(9):42~45,55]
10、淮安市淮阴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赵群等在淮阴区淮高镇水稻田,以南粳9308为对象,研究在水稻始穗期喷施“穗伴侣”含腐植酸水溶肥料、98%磷酸二氢钾、85%黄腐酸、98%赤霉素对水稻植株性状和产量性状等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喷施“穗伴侣”腐植酸水溶肥料能降低株高3.5cm,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能够增加光合产物积累,增加穗粒数与千粒质量,提高水稻产量,小区产量较对照的增产率达到10.58%,增产效果明显。
[来源:《大麦与谷类科学》,2023,40(2):27~30]
11、武穴市耕地质量保护与肥料管理局田贵生等研究了腐植酸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梅川镇和大金镇水稻施用腐植酸氮肥均能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和产值;梅川镇和大金镇水稻施用腐植酸氮肥的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5.0、6.7个百分点和10.9、4.2个百分点。综上,脲基活化腐植酸氮肥综合效果更好。
[来源:《腐植酸》,2023(2):29~33]
12、潍坊加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亮等研究了活化腐植酸改良苏打盐碱地及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土壤改良剂能有效降低苏打盐碱地土壤含盐量、pH值和重金属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创造了满足水稻生长发育的立地条件。施用腐植酸土壤改良剂的水稻株高略低于对照(CK),但叶色更绿,分蘖数更多,稻穗更长,百粒重更重,米粒更长,精米外观性状更加美观。施用腐植酸土壤改良剂的水稻稻苗缓苗期提早3天左右,单株新根平均增加2.5条,根长增加0.5cm。施用腐植酸土壤改良剂的水稻产量为342.5kg/667m2,较CK增加34kg,增产率11.0%;腐植酸土壤改良剂减量配施其他改良材料的产量为324.5kg/667m2,较CK增产16kg,增产率5.2%。因此,腐植酸土壤改良剂是苏打盐碱地生态修复的理想材料。
[来源:《腐植酸》,2023(2):34~37]
13、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刘艳等在等氮量210kg/hm2施用条件下,设置控失尿素、含锌尿素和腐植酸尿素不同新型氮肥处理,以普通尿素作为对照,研究其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氮肥能够提高后期水稻株高9.68%~17.07%,同时促进有效分蘖的形成,使水稻成穗率提高了21.28%~27.90%;控失尿素、含锌尿素和腐植酸尿素有利于提高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穗长,并与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水稻产量分别增加6.09%、5.65%和3.26%,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3.30%、26.21%和30.42%,经济效益提高了5.80%~10.25%。而控失尿素一次性施肥处理与普通尿素相比减产17.17%,经济效益降低了35.5%。因此,辽河平原地区水稻种植适宜施用控失尿素、腐植酸尿素和含锌尿素3种新型肥料,同时结合基追的施肥方式可提高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来源:《作物杂志》,2023(5):110~116]
14、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黄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葛晓阳研究了不同腐植酸施入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基础之上增施400kg/hm2腐植酸,水稻产量、品质及种植经济效益为最佳,是最适宜潜山县水稻种植的施肥模式。
[来源:《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26(11):34~35,79]
15、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梦君等含腐植酸液体肥料对水稻返青分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追肥量的条件下,追施黑力旺含腐植酸液体肥料后第35天的水稻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分蘖数、地上部鲜质量均显著优于追施对照肥料的;在追施黑力旺含腐植酸液体肥料不同量的条件下,第35天各处理的SPAD值、分蘖数、地下部鲜质量随追肥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地上部鲜质量呈现一定的差异性。追施黑力旺含腐植酸液体肥料能增强水稻的返青能力,增加了有效分蘖数,提高了植株的生物量,追施0.8g/盆黑力旺含腐植酸液体肥料的效果较理想。
[来源:《肥料与健康》,2023,50(4):56~59]
16、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龙继锐等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调节剂后可显著促进水稻灌浆结实,结实率提高3.8%~7.6%,进而提高水稻产量。施用调节剂能不同程度提高糙米率、整精米率、碱消值和胶稠度(Y两优911提高效果更显著);同时能降低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Y两优911与玉针香效果相近。不同调节剂对产量和米质的影响度均表现为能百旺>腐植酸>健康剂。因此,叶面喷施能百旺、腐植酸调节剂可以成为生产中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经济、有效的农艺措施之一。
[来源:《作物研究》. 2023,37(4):317~321]
17、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学院刘志伟等以稻麦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生物炭和腐植酸在经过1a陈化后对土壤肥力、作物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持续影响。设置了6个处理:B0F0(对照,不添加生物炭和腐植酸);B0F1(不添加生物炭,腐植酸添加量为0.6t/hm2);B0F2(不添加生物炭,腐植酸添加量为1.2t/hm2);B1F0(生物炭添加量为20t/hm2,不添加腐植酸);B1F1(生物炭添加量为20t/hm2,腐植酸添加量为0.6t/hm2);B1F2(生物炭添加量为20t/hm2,腐植酸添加量为1.2t/hm2)。结果表明:(1)试验期内,与B0F0相比,生物炭显著增加了稻麦两季土壤有机碳含量;腐植酸增加了稻季土壤有机碳含量,对麦季土壤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影响;单独施用生物炭或腐植酸对水稻和小麦产量均没有显著影响,生物炭和腐植酸混施处理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增幅为1.0%~5.0%,对水稻产量没有显著影响。(2)试验期内,与B0F0相比,单独施用生物炭或腐植酸以及二者混施均降低了土壤CH
4
累积排放量,降幅分别为11.1%、21.8%~25.8%和24.7%~34.1%;单独施用生物炭或腐植酸以及二者混施均增加了N
2
O累积排放量,增幅分别为33.3%、10.0%~30.1%和7.2%~23.7%。(3)生物炭和腐植酸主要通过降低甲烷的排放,显著降低了稻麦轮作系统的综合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强度,B1F1处理(生物炭和腐植酸用量分别为20和0.6t/hm2)的综合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均为最低水平。这表明在稻麦轮作系统,生物炭和腐植酸在土壤中经1a陈化后仍然具有固碳减排能力,是稻麦轮作系统缓解土壤酸化、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
[来源:《农业工程学报》,2023,39(11):220~229]
18、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庞喆等比较了3种土壤改良剂(脱硫石膏“、金阜丰”和腐植酸)对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土壤改良剂均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物理性质,降低土壤酸碱度。其中,腐植酸可显著降低表层土壤含盐量“;金阜丰”土壤改良剂和腐植酸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对速效钾、有效磷含量影响不显著;脱硫石膏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对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影响不显著。此外,施加土壤改良剂可以显著提升水稻千粒重和产量,与对照相比千粒重和产量分别增加10.19%~13.59%和13.54%~27.95%,其中,施加腐植酸改良剂处理的水稻千粒重和产量最大,分别达到23.4g和7380kg/hm2;通过经济效益分析发现,施加改良剂可以显著提升水稻产值和纯利润,其中,施加腐植酸处理获得了最大的产值、纯利润和产投比,综合考虑稻米质量、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建议优先选用腐植酸土壤改良剂改良陕北低洼盐碱地。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3,25(6):174~180]
19、招商局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李世杰等研究了
石灰、生物炭、硫酸亚铁、腐植酸和WZ调理剂
五种常用钝化剂对镉污染稻田的治理效果。结果:石灰、生物炭、WZ调理剂、生物炭+WZ调理剂处理中水稻产量增幅分别为13.65%、20.00%、10.96%、4.61%;在水稻收割时,石灰、生物炭、硫酸亚铁处理土壤中有效镉含量较初始值分别降低了29.17%、22.63%、17.2%,腐植酸处理仅在初期对重金属镉表现出钝化效果;石灰、生物炭、WZ调理剂、WZ调理剂+生物炭处理使水稻籽粒中镉含量较CK分别降低了43.83%、28.27%、17.05%、20.09%。结果表明,石灰、生物炭的施用有利于降低耕层土壤中镉的有效性,利于水稻增产和籽粒中镉含量的降低;硫酸亚铁可有效降低耕层土壤中镉的有效性;WZ调理剂对水稻增产和籽粒中镉含量的降低均有积极作用。
[来源:《南方农业》,2023,17(9):6~11]
20、台山市农业农村局雷竹光等研究了“墨翠”腐植酸钾复合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墨翠”腐植酸钾复合肥(24-10-16)处理在推荐施肥用量范围内,水稻分蘖数高于其他2个处理,株高、有效穗、平均产量均高于农户习惯施肥即彩虹包膜双控控释肥(23-6-21)和不施肥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
P
<0.05)。水稻经济效益和经济系数依次为“墨翠”腐植酸钾复合肥(24-10-16)处理>不施肥处理>农户习惯施肥即彩虹包膜双控控释肥(23-6-21)处理,但各处理之间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与农户习惯施肥即彩虹包膜双控控释肥(23-6-21)处理相比,“墨翠”腐植酸钾复合肥(24-10-16)处理水稻增产11.54%,产值增加1717.1元/hm2。“墨翠”腐植酸钾复合肥(24-10-16)处理对减缓土壤pH值下降、调节和稳定土壤pH值有一定效果。腐植酸钾分解后释放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对水稻生长具有积极作用。腐植酸钾复合肥在华南地区可实现水稻的一次性施肥。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23(5):9~12]
21、潜山市梅城镇农技站徐际根等研究了不同叶面肥在水稻上试验效果。试验设置了4种不同时期、不同腐植酸水溶肥料用量处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按照习惯施肥+水稻破口期以1∶600倍浓度喷施一次大量元素腐植酸水溶肥料处理方式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值得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来源:《耕作与栽培》,2023,43(1):93~95,100]
22、长江大学农学院田文涛等缓释肥一次性施肥在水稻上增产增效的农学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料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掺混树脂控释复合肥料处理平均增产29.3%~45.5%,施用腐植酸缓释型复合肥料处理增产26.6%~52.9%。各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有效穗数;本研究不同缓释肥处理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均提高了整精米率,降低了垩白粒率。减氮20%肥料用量条件下,掺混包膜型缓释复合肥处理和腐植酸缓释肥处理,与农民常规施肥相比产量下降不显著,但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施肥成本。掺混肥料相同施氮量下,肥料质量显著大于腐植酸缓释肥料,增加了用工成本。该地区水稻应优先选用腐植酸缓释型复合肥料,适宜用量为144kg/hm2。[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2023,51(4):71~77]
(中腐协秘书处 供稿)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