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科技前沿
工业制造
商业贸易
IT通信
互联网
生物医药
金融保险
企业服务
医疗保健
消费电商
文化娱乐
先进制造
交通物流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零售批发
房地产
建筑建材
贸易进出口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10篇最新腐植酸夏玉米文献研究成果
最新动态
10篇最新腐植酸夏玉米文献研究成果
2024-06-11
20
10篇最新腐植酸夏玉米文献研究成果
当前,全国小麦收割一半,接上夏玉米播种。现分享10篇最新年度(2023-2024年)腐植酸肥料在夏玉米上应用的研究文献,分享给大家。
1、河南科技学院郑浩赢等以夏玉米(“郑单958”)玉米为试验材料,设无氮处理、复合肥处理、1‰腐植酸+复合肥处理、2‰腐植酸+复合肥处理、3‰腐植酸+复合肥处理、4‰腐植酸+复合肥处理、5‰腐植酸+复合肥处理、6‰腐植酸+复合肥处理共8个施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4‰腐植酸复合肥较无氮处理增产率达 90%,百粒质量最高,含淀粉量达59.30%,在处理中最具有优势。从综合情况来看,在夏玉米栽培中,加入4‰腐植酸复合肥更有利于玉米增产增效以及贮藏, 能获得更大的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52(3):28~35]
2、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刘子楷等采用盆栽种植,以夏玉米(“黄金粮MY73”)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处理:常规施肥(T1)、增施腐植酸生物有机肥(T2)、增施腐植酸生物有机肥+宝易生物有机肥(T3)、增施腐植酸生物有机肥+帝盟农用微生物菌剂(T4),研究沙化潮土条件下夏玉米苗期生长发育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增施腐植酸生物有机肥+宝易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苗期叶片SPAD值、干物质累积量及其叶片酶活性,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也有显著提高。同时,在该处理下,土壤的蔗糖酶(S-SC)和脲酶(S-UE)活性也有显著提升,根际土壤中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核衣细菌目(Bacillales)的丰度较常规施肥处理的增加了32.05%、44.47%、59.56%,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转化,有利于土壤中CO
2
的固定,防止了水肥流失。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24,DOI:10.16445/j.cnki.1000-2340.20240524.001]
3、中化现代农业(山东)有限公司厉鑫宇等以玉米(迪卡653)为试验材料,研究含不同生物刺激素叶面肥迈润昂(含有机质)、迈富力(含氨基酸)、充溢(含腐植酸)、浩秀丰(含海藻提取物和腐植酸)对黄淮海夏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叶面肥均显著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浩秀丰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迈润昂和迈富力行粒数显著增加,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1.6%和8.8%;浩秀丰处理行粒数和百粒重显著增加,产量增加13.4%。品质指标方面,4种叶面肥均对容重和能值无显著影响,迈润昂、迈富力、充溢降低了呕吐毒素含量,浩秀丰降低了呕吐毒素和赤霉烯酮含量。综上所述,浩秀丰所含2种生物刺激素起到协同促进作用,对玉米光合指标、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效果最好。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4,52(9):132~134,151]
4、山东农业大学包秀英以腐植酸与常规化肥配施进行冬小麦(“师栾02-1号”)-夏玉米(“登海682号”)轮作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腐植酸肥对黄河三角洲小麦玉米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钾HAI-4有效促进小麦玉米植株对氮、磷、钾养分吸收,小麦季HAI-4较CK植株氮磷钾提高了96.52%、56.7%、97.22%,玉米季HAI-4较CK植株氮磷钾提高了86.50%、59.75%、52.81%,植株钾钠比含量也显著提高,小麦季HAI-4比CK提高了242.83%,玉米季HAI-4比CK提高了63.45%。栽试验结果表明,HAI-4脲酶活性最低,CF脲酶活性最高,随着施用量的增加,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加。此外,两种腐植酸肥施用有利于保持玉米较高的光合作用,HAI-4处理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最高分别为6.58μmolCO
2
/(m2?s)、41.92mmolH
2
O/(m2?s),胞间CO
2
浓度显著性降低为116.56μmolCO
2
/
mol。HAI-4有效促进玉米幼苗生长,株高、茎粗、叶面积、叶片SPAD值,且HAI-4根系生长参数较CK显著性提高,根系活力较CK提高了60.40%。综上所述,在本试验小麦玉米轮作中,腐植酸钾300kg/hm2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增强植株的光合特性和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强控盐能力,提高土壤肥力。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3]
5、河南农业大学王泽平在冬小麦(“鑫华麦818”)-夏玉米(“豫单132”)轮作系统下,采用大田小区试验、15N微区试验和土壤培养试验相结合,大田小区试验和土壤培养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肥(0N)、氮肥减量30%(70%N)、氮肥减量30%+生物腐植酸(70%N+b HA)、施常量氮肥(100%N)、施常量氮肥+生物腐植酸(100%N+b HA);15N微区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减施氮肥30%(70%N)、减施氮肥30%+生物腐植酸(70%N+b HA)、施常量氮肥(100%N)和施常量氮肥+生物腐植酸(100%N+b HA),研究氮肥减量30%配施生物腐植酸对土壤供氮、化肥氮去向的影响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相应施肥量下氮肥单独施用相比,100%N+b HA和70%N+b HA处理,在小麦的拔节期、扬花期和成熟期,玉米的拔节期、吐丝期和成熟期均可以增加作物地上部的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其中70%N+b HA处理效果更显著,其四季作物成熟期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5.8%~14.1%,氮素积累量分别增加10.9%~19.5%,籽粒产量增加12.4%~14.2%。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3]
6、
河南科技学院岳小松研究了减氮配施增效氮肥对豫北麦玉轮作区氨挥发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传统240kg N/ha施肥基础上减氮25%即180kg N/ha的优化施肥措施,并不会明显降低玉米产量,虽然造成一定程度小麦减产,但影响也十分有限;而若采用等氮量增效尿素替代普通尿素,则可进一步缩小产量下降幅度,甚至增产。相较于180kg N/ha普通尿素,则等施氮量下的超控士尿素、腐植酸尿素、控士尿素三种增效尿素均可增加两季玉米和两季小麦总产量,增幅范围1.7%~14.9%。减氮25%优化施肥基础上配施三种增效尿素均有较好的稳定并提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的作用。以氮肥表观利用率为例,相较于180kg N/ha优化普通尿素,三种增效尿素均能提高四季作物的氮肥表观利用率;而相较于240kg N/ha传统普通尿素,除了控失尿素对2022年小麦季的氮肥表观利用率有小幅下降外,三种增效尿素对四季作物的氮肥表观利用率相较传统普通尿素均有提升作用
。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23]
7、
西安理工大学杨扬选用禾康(HK)、腐植酸(HA)、盐柯(YK)和生物炭(NB)4种不同改良剂,结合水-肥-盐变化特征、作物生长特征、作物各器官养分累积转运特征等系统分析了改良剂对典型作物玉米(“仙玉1483”)农田土壤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4种改良剂处理氮、磷和钾素利用率最大分别增加了20.86%(NB)、32.81%(HA)和19.04%(HA),氮、磷和钾素吸收率最大分别增加了 32.86%(HK)、27.13%(NB)和26.21%(HK)。
4种改良剂及不同施量处理下的对产量、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水分利用效率和偏肥料生产力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施加HK、YK和NB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净收益较对照亦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HK处理的平均净收益最高,分别增加了3027(2019年)和3649(2020年)元/hm2;
2019和2020年纯收入亦表现为相同的规律,即HK>YK>HA>NB>CK。
利用主成分分析改良剂种类及其施量综合分析结果得知,平均得分依次为:
HK(0.928)>NB(0.160)>YK(0.059)>HA(-0.305),且同种改良剂综合得分最高施量分别为140kg/hm2(HK)、125kg/hm2(HA)、140kg/hm2(YK)、200kg/hm2(NB)。
[来源: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3]
8、农业大学农学院张孟孟等选择6种不同类型复合(混)肥料,以夏玉米(“安农876”)为供试品种,采用大田试验,设不施肥(T1)、常规施肥(T2)、缓释掺混复合肥(T3)、增效控释肥+黄腐酸钾(T4)、增效玉米控释肥+腐植酸(T5)、稳定性复合肥(T6)和腐植酸类复合肥(T7)7个处理,研究了皖北地区6种肥料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季,5种新型肥料处理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与常规复合肥相比(T2)在玉米需肥关键期(吐丝期)差值最大,土壤速效钾在拔节期到吐丝期均比常规复合肥(T2)高,更符合夏玉米生长发育需求,其中以T5处理最高;5种新型肥料对夏玉米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
2
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玉米产量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
2
浓度、SPAD值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5种新型肥料的夏玉米产量比常规肥料高3.6%~21.88%,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以T5产量最高,为11867.18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皖北砂姜黑土区玉米季,5种新型肥料的养分释放优于常规肥料、对光合特性及SPAD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能显著提升夏玉米产量,增效玉米控释肥+腐植酸效果最佳。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3,50(1):22~28]
9、许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尚大朋以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夏玉米(“科玉188”“登海605”“豫单9953”)为试验作物,开展不同含量腐植酸控释掺混肥对夏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腐植酸控释掺混肥能有效降低玉米秃尖,对玉米穗长、亩穗数的影响无差异,对穗粒数、百粒重影响差异显著。与普通氮磷钾掺混肥(CK)相比,腐植酸控释掺混肥(T1~T4)处理玉米穗粒数增加1.66%~12.03%,百粒重提高3.43%~9.05%,单产提高6.76%~24.16%,增收62.6~263.4元/667m2。从区域表现来看,豫中褐土区、豫东砂姜黑土区施用含7%腐植酸控释掺混肥经济效益最高,豫南砂姜黑土区、豫北潮土区含5%腐植酸控释掺混肥经济效益最高;同时显著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持续提升耕地质量。从多年多点试验表现来看,腐植酸控释掺混肥均表现出良好的增产、创高产效应,且在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玉米品种上表现高度一致。说明腐植酸控释掺混肥具有广泛适宜性和创高产性,为化肥减量增效和耕地质量提升提供了技术产业化路径。
[来源:《腐植酸》,2023(5):34~42]
10、
许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尚大朋设计冬小麦—夏玉米(“科玉 188”)轮作、腐植酸氮磷钾配施,开展为期4年的肥效定点试验。结果表明,腐植酸增效协同处理与配方施肥处理相比,冬小麦每亩增产33.6~55.8kg、增幅6.21%~11.04%,夏玉米每亩增产49.2~53.2kg、增幅7.02%~8.89%,增产程度均达显著水平;氮、磷、钾农学效率分别提高37.62%~56.62%、55.90%~80.77%、57.35%~167.57%;氮肥利用率提高9.02~12.48个百分点,范围为48.93%~49.92%,磷肥利用率提高5.95~8.92个百分点,范围为24.56%~27.51%,钾肥利用率提高7.74~20.33个百分点,范围为55.11%~57.39%;耕层土壤pH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3~2.1g/kg、0.12~0.18g/kg、2.3~3.9mg/kg、42~53mg/kg。为化肥减量增效和耕地质量提升关键共性技术创新、配方施肥技术升级、腐植酸新型肥料创制与应用提供依据。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2023(3):122~128]
(中腐协秘书处 供稿)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